子宫,对于女性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它是孕育生命的场所。当卵子和精子在输卵管相遇结合为受精卵,这颗生命的种子便开始它的新生之旅。当它顺利到达宫腔,它希望能在这里找到一块肥沃的土壤扎根生长,而这土壤就是我们常提到的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是覆盖于宫腔内层的一层黏膜,根据组织分化不同,其可分为功能层和基底层。其中功能层受女性雌孕激素的作用,可发生周期性变化,临床医生所测的子宫内膜厚度即是该层厚度。而基底层受雌孕激素的作用程度较小,主要的作用是对功能层的修复和再生。月经期功能层脱落,基底层生长分化重新恢复功能层组织结构,如此周而复始。但由于女性内分泌失调、妇科炎症、子宫畸形以及宫腔操作等因素的影响,均会对子宫内膜产生不良影响,导致B超测量下厚度变薄,胚胎种植率低—土壤不再肥沃,种子无法正常植入。
2018年发表于《人类生殖》(Human Reproduction)的研究报道,子宫内膜的厚度每降低1毫米,新鲜周期移植和解冻周期移植的妊娠率和活产率均会降低,研究结果如下【1】:
1.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新鲜周期中,在子宫内膜厚度低于8mm的情况下,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会随着内膜厚度的降低而呈现下降的趋势(P<0.0001),流产率呈上升趋势。新鲜周期中,不同子宫内膜厚度的活产率分别为:8mm以上的33.7%>7-7.9mm的25.5%>6-6.9mm的24.6%>5-5.9mm的18.1%。
2.解冻移植周期中,当子宫内膜低于7mm情况下,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会随着内膜厚度的降低而下降,但流产率没有太大的变化。不同内膜厚度的活产率分别为:8mm以上的28.4%>7-7.9mm的27.4%>6-6.9mm的23.7%>5-5.9mm的12.2%。
3.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子宫内膜厚度>8mm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35岁,35-39岁和>40岁时,比例分别为89.7%,87.8和83.9%。
但是,非常遗憾的是,目前针对于子宫内膜薄没有特效的方法,大部分治疗方法都是在摸索和试验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治疗方法:
1、西医治疗:单纯内分泌因素造成的子宫内膜薄,临床上可以使用生殖激素调整,适量的雌激素、孕激素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此外,研究报道,宫腔灌注治疗,主要包含单核细胞宫腔灌注(结合HCG灌注)、CSF因子灌注、干细胞灌注等,似乎有一定的效果。其目的是改善内膜过薄和反复移植失败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增加患者移植后的妊娠率和活产率。临床常用于顽固、反复手术治疗无法改善的内膜薄型患者。
2、手术疗法:手术疗法只适用于由内膜粘连和内膜损伤引起的子宫内膜薄,目前临床常规操作是使用宫腔镜下进行冷器械分离粘连,再进行粘连预防处理。顽固的内膜粘连,手术分离效果不佳者,有研究报道可进行内膜移植,但是该治疗方法目前仍在临床研究阶段。
3、中医治疗:子宫内膜薄在中医理论中是多属于肾虚、气血两虚,以致气血不能濡养,冲任失调。可尝试通过中药治疗,补气养血、益肾健脾。
反复的子宫内膜薄的确是令患者和临床大夫都感觉到头疼,目前我们也在不断的摸索,以期能够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容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