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 第五版人类精液实验室检验手册将精液中能运动的精子少于40%或者能前向运动的精子少于32%定义为少弱精,约占男性不孕患者的3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导及第一附属医院遗传所所长史庆华教授在其最新的研究中为我们揭示了前所未有的对少弱精患者诊疗方案的一些新观点 [1]。
精子尾部是精子的运动器官,由9组圆形排列的二连体微管及中央的两条单根的微管形成,一直伸向精子的末段。研究发现,在少弱精引起的不孕男性患者家系中存在精子尾部9组二连体微管中4号二连体微管到9号二连体微管的缺失,导致精子运动能力低下,引发不孕(如图)。进一步筛查发现,这种表型变异是由于DNAH17 基因突变引起的。该基因特异表达在成熟精子尾部。用该突变基因制作的转基因小鼠出现了和人类一样的精子尾4号到7号二连体微管缺失,少弱精及生育力低下表型。然而突变小鼠睾丸内精子尾部微管结构正常,提示该缺失不发生在睾丸内,而是发生在精子从睾丸进入附睾继续成熟过程中。检测DNAH17突变小鼠和正常小鼠的附睾精子发现,确实是存在4到7号二连体微管缺失,然而该蛋白的表达却是正常。提示该突变基因并不是通过表达差异影响精子运动能力。那么该突变有可能通过影响微管对环境的稳定性,导致4到7号微管易于解聚而削弱精子运动能力。对小鼠附睾分别进行2或4天结扎,发现精子尾部4到7号微管缺失比例随着精子在附睾存储天数增加而增加。
这项研究提示我们, 精子在附睾中的存储时间影响了精子尾部的结构稳定和运动能力,若在多位患者中得到确认,则表明:1. 缩短禁欲时间可能会让部分少弱精症患者自然怀孕;2. 现行的精液检查指南所规定的禁欲2-7天需要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