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常见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根据2018年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如下:
(1)月经异常及排卵异常:月经异常可表现为周期不规律(即初潮2年后仍不能建立规律月经)、月经稀发(即周期超过35天)、量少或闭经(停经时间超过3个以往月经周期或超过6个月),还有一些不可预测的出血。排卵异常表现为稀发排卵(每年超过3个月不排卵者)或无排卵。
(2)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
①多毛:上唇、下颌、胸背部(包括乳晕)、下腹部(包括脐周及脐中线)、大腿内侧可见较粗的体毛,阴毛呈男性型分布, 改良Ferriman-Gallwey (mFG)评分中国人群大于4分,即提示多毛。
②痤疮:大约25%~35%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伴有痤疮,而83%女性严重痤疮患者是多囊卵巢综合征。伴有高雄激素表现的痤疮多见于青春期后痤疮,皮损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和结节,好发于面部中下1/3处,常伴有明显皮脂溢出和月经前期加重,用Pillsburg四级改良分级法将痤疮严重程度分为I~IV级。
③脱发:常表现雄激素源性脱发,头发从前额两侧开始变纤细而稀疏,逐渐向头顶延伸,但前额发际线不后移。
④男性化体征:声音低沉,喉结突出,女性第二性征逐渐减退与消失,如乳房变小、阴蒂增大。
(3)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代谢异常:
①肥胖:肥胖的患病率为30%~60%,以腹型肥胖为主。我国有34.1%~43.3%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合并肥胖。
②黑棘皮病:它是高胰岛素血症在皮肤的表现,是高代谢风险的临床标志之一。多发生于颈部、腋窝、腹股沟以及乳房下方,皮肤表现为绒毛状角化过度及灰棕色色素沉着。
③糖调节受损/2型糖尿病:糖调节受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及糖耐量受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糖耐量受损的风险显著高于年龄和体质指数匹配的女性。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糖耐量受损发生率约为35%,2型糖尿病发生率约为10%。
④脂代谢异常:约70%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脂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及非高密度脂蛋白升高;与年龄、体重指数匹配的对照者相比,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也存在低高密度脂蛋白、高极低密度脂蛋白和高低密度脂蛋白的特征。
⑤非酒精性脂肪肝: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较年龄和体重匹配的正常妇女更易患非酒精性脂肪肝,且病理评分更高。高雄激素血症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较非高雄激素血症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更易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
⑥高血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以收缩压升高为主,30岁以后其发病率开始增加,30~45岁达到正常同龄人的3~5倍,绝经后期亦是正常人群的3倍。
⑦心血管疾病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升高。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管功能不良与肥胖相关。此外,与年龄和体质指数匹配的非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相比,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冠状动脉钙化以及轻度主动脉钙化更为显著。
(4)代谢紊乱对女性生殖功能及围产期的影响:
肥胖和胰岛素抵抗被认为可破坏窦卵泡的发育,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导致慢性不排卵。研究显示,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不孕率更高,而且对诱导排卵的药物反应性差,胚胎质量也差,体外受精移植成功率、怀孕率、活产率均低,流产率高,妊娠并发症多。另外,孕前期和孕早期的胰岛素抵抗会增加患者孕期糖尿病、高血压和先兆子痫的发生率,导致胎盘功能不全、流产、先天畸形、早产、死产,首次剖宫产率升高,新生儿并发症增多,同时胎儿成年后出现肥胖、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有研究显示,血浆和卵泡液中硬脂酸、油酸的浓度与卵母细胞的发育能力和不良的妊娠结局有关。